梅里埃API 50CHB G+芽胞桿菌鑒定試劑盒
包裝規格 10 測試/盒
檢驗原理 API 50 CH 試條由 50 個微量孔組成,用以研究碳水化 合物及其衍生物(heterosides,多元醇,糖醛酸)底物 的發酵。用 API 50 CHB 培養基接種試條,使底物水解, 然后檢測發酵試驗。 試條孵育過程中,試條上的小管內在厭氧環境下產酸, pH 改變而使培養基中指示劑顏色變化,由此可觀察到 發酵作用。試條上第一孔中不含任何活性成分,以此作 為陰性控制。
試劑盒組成
API 50CH 試條 10條
培養盒 10個
結果報告單 10張
API 50CHB 產品說明書 1份
API 50CHB 操作指引卡 1張
懸浮液(2mL) 10安瓿
芽孢桿菌培養基(50CHB Medium) 10安瓿
2 號麥氏比濁管 1瓶
試條的成分及其儲存條件 API 50CHB 試條在有效期(有效期標在試劑盒上)內, 應貯存于 2-8℃。
檢驗方法
1. 菌株培養
? 檢查菌株純度
? 在適宜的固體培養基上培養菌株。如菌株生長過于 緩慢,應該用兩個平板經行培養,以保證足夠的菌 量用于下列操作。
? 菌株培養條件: 低溫菌:20℃培養 18-48 小時; 中溫菌:25℃培養 16-18 小時; 高溫菌:55℃培養 12-16 小時; 如不知測定菌的最佳培養條件,請用多個平板在不 同溫度下培養。
2. 試條的準備
? 準備一個培養盒(盤和蓋子),倒入約 10ml 蒸餾 水(不含其他雜質或 Cl2,CO2 揮發性氣體的水) 於盤的蜂窩小凹中,造成一個濕室。
? 在盤的沿邊寫上菌株號(不要寫在蓋上,以免錯放)。
? 從包裝袋中取出 2 個試條(0-19,20-39),再把它 們分為 4 個小試條(0-9,10-19,20-29,30-39)并 全部放在孵育盒底盤中。取出另一個小試條(40-49) 放在孵育盒底盤中上述 4 個試條的后面,即完成試 條的準備。
3. 接種物的準備
? 使用棉試子從固體培養基上收集菌株,加入至懸 浮液中,制成高濃度菌懸液(S)。
? 往0.85%NaCl(5mL)中加入高濃度菌懸液(S), 制備成濁度相當于2McF 的菌懸液,記錄滴數 n。
? 打開 50CHB 培養基安瓿,加入 2n 滴上述菌液接種。
? 所制備的菌懸液應立即使用。
4. 試條接種
用無菌加樣器按下述要求將菌懸液加到試條上的 50 個 管中:
? 將孵育盒底盤向前輕輕傾斜。
? 使加樣器頭靠在杯的邊緣加入菌懸液,避免產生氣 泡。
? 僅加滿管的部分,管的上部(杯)不要加菌懸液, 這樣管內可保持厭氧環境
? 當菌懸液接種完成后,液面應避免出現新月形的凹 陷或凸起。
? 根據被檢細菌的生長需要,將試條放在適當的溫度 進行孵育:30°C/37°C 培養 48h 或 55°C 培養 24h。 如果最適溫度不詳,則培養在中溫情況。
5. 判讀試條
? 根據細菌和所研究反應的類型,在達到了規定的孵 育時間后(如 24 小時,48 小時),二次判讀試條。
— 低溫菌:培養 48 和 96 小時;
— 中溫菌:培養 24 和 48 小時;
— 高溫菌:培養 24 小時; 對生長較快的高溫菌必須培養 3或6 小時后讀, 因為培養 2 小時后判讀不好解釋。 ? 以陽性(+),陰性(-),可疑(?)來解釋每 一個試驗,將結果記錄在結果記錄單上。
? 陽性反應:酸化,由于培養基所含酚紅變黃而呈現 黃色;七葉靈測定(第 25 號管)由紅色變成黑色, 為陽性。
? 偶爾會出現第二次讀條時陽性結果變為陰性,這是 因為從蛋白胨產氨中和所產酸而導致,這些結果應 被記錄為陽性。
鑒定
以陽性(+),陰性(-),可疑(?)來解釋每一個 試驗,將結果記錄在結果記錄單上。
鑒定:使用鑒定軟件 APIweb: 在鍵盤上輸入 50 個生化反應結果。可得以下信息:
— 被鑒定細菌的種名
— 鑒定%越接近 100%,T 值越接近 1,鑒定結果越好。
梅里埃API 50CHB G+芽胞桿菌鑒定試劑盒